2013年《今世緣月報》第四期
母親的菜園
母親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村人,記得小的時候,母親在屋后開墾了一塊菜地,種了許多的蔬菜,青椒、茄子、白菜、黃瓜、蘿卜,自給自足,一應俱全。每到夏秋之際,放眼望去,菜地里可謂是琳瑯滿目,色彩紛呈。
我工作以后,因為離家較遠的緣故,一年中幾乎只有過年時才能回家與父母團聚。后來,因為妻子懷孕,需要人照顧,母親便過來和我們一起生活。
母親總是閑不住。過來沒多久,母親便經常跟我抱怨說,整天住在筒子一樣的小區里沒處活動,悶得慌。而我并沒有試著去理解母親在生活上的不適應,總是言語生硬地跟她解釋清閑的種種好處,試圖壓制她的抱怨。
一天,下班剛到家,母親高興地拉著我走到陽臺,指著小區前面一片無人管理的空地說:“你看,那里還有一些空地,剛剛我就看到有人在自己開墾的一塊地上種菜。我也想去開一塊地,沒事的時候正好可以打發時間,況且菜場的蔬菜價格太貴,說不定到時還能節省一些菜錢。”我感覺到母親的興奮和渴望,心里為自己一直以來的生硬而后悔,便附和了她的想法。
獲得我的支持后,母親頓時高興起來。之后的幾天,購買菜種、挑選鋤頭、開墾土地,母親就像鐘表上足了發條,從早到晚一刻不停地忙碌著。每天,母親總是第一個起床,把早餐張羅之后,便下樓去看她的菜園;午飯后,母親收拾完碗筷,一轉身又去了菜園,松松土,鋤鋤草,搭搭架子,在高高低低的壘土里不知疲倦地忙活著。周末的時候,我和妻子也會一起到母親的菜地里看看、幫幫忙。看到母親彎腰忙碌的樣子,我們總是不忍心,勸她多多休息。母親直起腰,看著這些剛發芽的蔬菜就像是看著自己的孩子,臉上常是一副不勝憐惜的表情,笑著說:“干這點小活,哪里會累著。”
四月里,天氣很干燥,缺少雨水,澆菜用的水要到很遠的地方拎,母親年紀大,卻總是毫不在意。閑時,母親喜歡在陽臺上看天,嘴里常常念叨著:老天爺,快點下雨吧,地里的菜快要干死了。看著她的樣子,我只是笑笑,心里不以為然。
一天傍晚,外面下起了雨,下班到家時,我并沒有看到母親像往常一樣在房間里看電視,電話也放在床頭。我急處找她,心里胡亂地擔心著母親人生地不熟,會不會出事。忽然,看到樓下的那片空地里有一個紅點在移動,我意識到那是母親常穿的毛衣的顏色。原來母親在菜地里。我稍放心下來,拿上傘,趕緊跑到過去,不等她開口,就生氣地埋怨她:“這么大的雨,不好好在家里待著,非要跑到這里來,淋病了怎么辦?這些菜壞了就壞了,有多大關系?”母親擦掉額頭的雨水,笑著說:“沒關系,這才多大的雨啊。這些菜我可一點農藥都沒打,不趁著下雨把這里理一理,菜是長不好的。
我看著母親,久久說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