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今世緣月報》第十二期
企業健康發展的保證
今世緣酒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記實
盧金寶 紀佳成
工作人員在檢查安全生產臺賬
江蘇今世緣酒業股份有限公司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的理念,以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為主線,以安全宣傳教育,提高員工安全素質為基礎,認真排查治理安全隱患,強化危險源和危險點的安全監控,層層落實安全責任,建立安全生產管理長效機制,年年均實現安全生產無事故的目標。2012年12月12日,公司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順利通過了省評審組二級達標驗收。
建立安全網絡 落實安全責任
健全組織機構,強化安全領導。公司成立了以總經理為主任委員、各部門負責人為委員的安全生產委員會,各部門、單位層層建立以行政一把手為組長的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同時成立了安全辦和消防站,配備了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專職消防管理人員各4名,財務部、總務辦、黨群工作部、質量管理部也設立與部門工作職能相對應的安全保障、防洪抗災、職業衛生、食品安全管理機構,員工之間建立了安全作業互保聯保機制,從上到下構建了群防、群控、群治的安全生產管理網絡。
完善制度建設,夯實安全基礎。公司結合生產經營情況,修訂匯編了以安全生產責任制為核心的40項安全管理制度,修訂完善了崗位、設備、廠內機動車輛3項161個安全操作規程,制定了公司安全生產管理手冊,編制了公司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和15個專項應急救援方案,收集適用于公司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規范189個,建立完善了安全生產標準化文件、資料、記錄、臺賬89本。
加強目標管理,落實安全責任。年初,公司將年度安全生產目標層層分解落實,公司總經理與各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各部門、單位與下屬崗位員工和生產班組,層層簽訂了年度《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責任書》,明確了各個部門、單位一把手為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和每個員工的安全生產職責,使各級管理人員和廣大員工對各自崗位的安全責任清楚,目標明確。制定了安全目標指標實施計劃和考核辦法,每月進行定期評估和考核,考核結果與各部門、單位月度績效掛鉤,推動了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
加強宣傳培訓 提高安全意識
設立安全標志,加大宣傳力度。公司在生產廠區每個門口都設置了《安全須知》牌,對跨越道路的管道設置了46塊限高標志,車輛交匯路口設置了14塊廣角鏡。在各生產崗位設置了禁止、警告、指示、提示等安全標志440余塊,對水、汽、酒管道以及設備1500余處進行了統一標識。公司還通過會議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安全生產,讓廣大員工樹立正確的安全價值觀,提高安全修養,規范安全行為,不斷提升公司安全管理水平。
狠抓安全培訓,掌握安全知識。公司舉辦了“三級”安全教育培訓活動,對在崗員工、轉崗員工、特種作業人員包括消防人員進行全員安全教育培訓,內容包括采用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新材料的操作使用等。2012年,舉辦了共28期安全教育培訓活動,受培訓者達2540人次。
開展安全活動,形式多種多樣。結合“安全生產月”,開展“以法佑安全”為主題的安全征文活動,收集征文36篇;組織代表隊參加市安全知識競賽榮獲第二名;在公司內部組織了以“抓安全生產重要還是抓市場營銷重要”為主題的辯論競賽和“安康杯”競賽活動;在水電、制造、制曲、動力、包裝、勾儲、倉儲、會所等單位分別組織有針對性的觸電、氣瓶泄漏爆炸、中暑、鍋爐、火災等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演練活動。
隱患排查治理 強化過程監控
排查治理安全隱患,提升公司本質安全。公司制定了安全隱患排查方案,編制了安全生產綜合性、專業性等不同類型的安全檢查表,定期對各生產工作場所進行多方位排查。同時還邀請了省安科院安全專家和市、縣安監局組織的安全專家組對公司安全生產條件和設施現狀進行了評價。2012年,針對機械、電氣、消防、建筑、環境設施以及人的不安全行為等存在的安全隱患,下發《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整改通知》48份,安全檢查情況通報12份,安全生產標準化不符合項整改通知3份,公司投入近150萬元隱患整改資金,及時落實了整改措施。半成品酒庫配電箱不符合電氣防爆要求,公司投入24.8萬元進行防爆改造,確保無安全隱患。
危險源辨識和評價,有效實施過程監控。公司對各生產崗位存在的危險源進行了辨識和評價,對辨識評價出的一般危險源和重要危險源分別編制了清單,對一般危險源制定了控制措施,對26項重要危險源結合公司安全指標制訂了管理方案。在危險源管理上實行“四控”聯防:一是“點控”,每個監控點的當班操作人員為危險源的監控責任人,對危險源進行跟蹤監控;二是“崗控”,相鄰生產崗位進行互相監控,互相督促,互相協作;三是“線控”,各部室、車間定期對下屬生產崗位危險源監控情況進行督查;四是“面控”,公司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對各崗位進行日常巡查,每月組織2次定期檢查,并結合安全生產綜合檢查表進行評價,重點崗位還安裝電子視頻監控,形成了“點、崗、線、面”的四控聯防格局,實現了對危險源的動、靜長效管理。對露天罐區、高大建筑等設施,安裝了避雷裝置,對鍋爐、電梯、行車、叉車、壓力容器、安全閥等特種設備,每年均定期邀請縣防雷管理中心和市特種設備檢驗院進行檢測。電梯和消防控制系統建立了外協維保單位,每月定期進行維護保養,確保正常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