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今世緣月報》第十二期
徐美泉:水電車間“好榜樣”
16歲來到酒廠的徐美泉,30年來,他就做了一份工作——水電工。
從一名普通的電工到現在的班組長,徐美泉30年如一日,背著工具包,行走在各個配電房之間,巡檢可能出現的故障。他身邊的人都知道,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徐美泉。
他是創新的修理工。根據天氣和四季情況,他及時調整公司路燈開放時間。另外,還帶領組員將公司的原先日光燈全都換成節能燈。根據新進設備不斷增多的情況,積極主動的查資料,看說明書,弄清設備電氣設備的性能,帶領班組創造性的開展工作,保證正常生產。有一次下大雪,徐美泉帶隊出去搶修,由于絕緣子銹蝕,加上冰凍,螺絲根本擰不下來,后來只好用鋼鋸鋸,平時只要25分鐘就能換好的絕緣子,那天卻花了整整兩個小時。徐美泉和水電車間其它成員齊心協力,研制出了新型搶修絕緣子,把絕緣子的支撐桿制做成套筒式,大大提高了更換速度,全程不到2分鐘。
他是敬業的水電工。一天晚上八點鐘,包裝中心的水泵壞了。他接到電話二話沒說,趕到公司和組員一起排除故障。當維修結束時,已是凌晨四點鐘,索性回到車間休息了幾個小時,他又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多年來,在今世緣供電搶修、應急救援等急難險重任務中,總能看到他的身影,徐美泉被稱為公司的水電“110”。他常說:“人要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電氣維護工作雖苦雖累,但30多年來我無怨無悔。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要對得住自己的工作崗位。”在長期的實際操作中,徐美泉形成了觀察判斷問題的能力。水電設備所有圖紙、數據、線路他會經常翻閱、實地查看、爛熟于胸。水電設備調試、運行、檢修的每個環節,他都一絲不茍、嚴謹準確。也正因為如此,企業的很多安全隱患都被消滅于萌芽之中,設備使用壽命得到了延長,安全獲得了充分的保證。